近日,北京外国语大学科研处公布了我校2025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年度项目立项结果,我校共18项课题获得立项,其中,重点项目1项,一般项目5项,青年项目12项。立项总数较上一年度增长28.57%,创近五年新高。我院刘宇波副教授申报的“生成式人工智能视域下口译学能测评模式构建及应用研究”获一般项目立项。近年来,我院深入贯彻学校“人才强校、学术兴校、全球立校”的战略理念,积极推进学院从教学型向教学科研型转型的发展战略,加强顶层设计,...
9月19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评价研究院主办的“第八届中国智库建设与评价高峰论坛”在京举行。来自全国多个省市的智库主管部门、建设方代表及相关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围绕智库特色品牌建设与实践经验开展专题研讨。会议正式公布了中国智库综合评价(AMI)智库入库单位名单及“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十年回顾”特色案例名单。国家翻译能力研究中心成功入选“中国智库综合评价2025年AMI智库”名单,其主办的“‘国家翻译能力:...
AI赋能口译教育与实践国际研讨会2号通知——初步议程由中国翻译协会指导,北京外国语大学主办,中国翻译协会口译专业委员会与北外高级翻译学院、北外高级翻译学院口译教育与实践研究中心共同承办的“AI赋能口译教育与实践国际研讨会”将于2025年10月19日在北京外国语大学召开。本次研讨会将邀请口译学界、业界专家学者,通过主旨报告、专题分享与对话、分论坛研讨等形式,分享AI口译研发与应用的最新进展,剖析AI给口译学科、口译教育教学与职业实践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近日,中国社会科学评价研究院公示了“中国智库综合评价研究项目(2025)的AMI智库入库名单”,北京外国语大学国家翻译能力研究中心成功入选。这是中心继2023年入选CTTI(中国智库索引)智库名单、2024年获颁CTTI2024年度智库建设最佳案例之标杆案例后取得的又一佳绩。此次北外共有9家智库入选AMI智库。中国智库综合评价研究项目(AMI)是由中国社会科学评价研究院组织开展的、具有高度权威性和影响力的全国性智库评价活动。该项目每4年评选一次,...
过去二十年里,大数据、人工智能、深度学习、语音识别、自然语言处理、神经网络机器翻译等技术飞速发展,推动了AI口译的研发与应用。近几年来,端到端语音翻译模型取得突破,大语言模型崛起,基于大语言模型的端到端实时语音翻译系统问世,显著提升了AI口译的性能,或将重塑口译教育与实践生态。2025年10月19日,北外高翻学院口译教育与实践研究中心参与承办的“AI赋能口译教育与实践国际研讨会”将在北京外国语大学举行。届时,口译学界、...
2025年5月29日,由北京外国语大学主办、高级翻译学院与教师发展中心联合承办的“技术赋能与人文坚守—生成式人工智能时代的外语学科建设暨外语人才发展高峰论坛2025”在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大厦一楼多功能厅举行。论坛采用“圆桌对话”形式,来自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浙江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大连外国语大学等高校的外国语言文学学科领域领军学者齐聚一堂,围绕人工智能技术对外语学科发展的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