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外国语大学高级翻译学院成立于1994年,是中国第一家高级翻译学院,其前身为1979年设立的联合国译员训练班。北外高翻学院在翻译人才培养方面成绩卓著。截至2025年,译训班/高翻学院已为联合国等国际组织及国内机构培养专业翻译人才2500余名,包括中国原驻美大使崔天凯,原中共中央/国务院台办主任,现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常委、外事委员会副主任,全国政协大会新闻发言人刘结一,原中国常驻联合国日内瓦办事处及瑞士其他国际组织代表、大使、外交部副部长何亚非,原外交部翻译司司长、现中国驻捷克大使张建敏,原驻希腊大使章启月,原驻伊朗伊斯兰共和国大使庞森,原驻加拿大大使章均赛,原驻纳米比亚共和国大使邱学军,原外交学院党委书记、院长秦亚青,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院长张维为,原美国蒙特雷高翻学院院长、现中国翻译研究院副院长鲍川运,原联合国日内瓦办事处会议管理部口译处处长李正仁,原外交部翻译、现德意志银行中国区总经理朱彤等。
学院一直同联合国机构和其他国际组织保持密切关系,定期邀请联合国各机构翻译负责人和译员来院举办讲座,每年组织在校生赴国际劳工组织、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国纽约总部和日内瓦、维也纳办事处担任实习译员。2001年至今,毕业生中已有50余人通过联合国口笔译考试,对联合国新增中文译员的贡献率超过40%。
学院拥有卓越的实践型翻译师资团队,近30名专任教师中,不少都在联合国纽约总部、日内瓦欧洲办事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劳工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等机构从事过口、笔译工作,拥有累计超过20,000场会议口译经验,为习近平、李克强、温家宝、汪洋、刘云山、张高丽、回良玉、刘延东、马凯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及上百位外国元首或政府首脑提供过口译,参与了我国众多重大国际交往活动。
近年来,高翻学院积极响应北京外国语大学世界一流翻译学科建设战略规划,提出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并举的发展战略,在创新教学模式基础上,积极加强科学研究,产出了一批重要科研成果。2017年至今,高翻学院获批多项国家及省部级科研项目,发表SSCI、A&HCI、CSSCI等核心刊物论文100余篇,专著、译著、教材数约五十部,每年发布全球193个国家的国别翻译能力指数、60个国际大都市翻译能力指数和中国460余所高校的大学翻译能力指数排行榜,为学校外国语言文学世界一流学科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北外国家翻译能力研究中心秘书处、翻译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专家委员会秘书处,以及英文国际期刊Interpreting and Society: An Interdisciplinary Journal编辑部落户高翻。
学院每年招收翻译学学术型和专业型硕士研究生,以及翻译学博士研究生和翻译专业博士研究生。学术型硕士专业方向包括口译理论与实践、翻译与跨文化研究,学制3年;专业型硕士专业方向包括复语口译、翻译与国际传播(学制3年)、中英会议口译和中英口笔译(学制2年)。翻译学博士研究生专业方向包括口笔译研究、翻译技术研究等,翻译专业博士研究生包括翻译实践、翻译教学和教育管理、翻译技术与应用研发、语言服务行业管理与研究等方向,学制4-6年。学院在读研究生(包括留学生)稳定在300人左右。学生在读期间有机会到国际组织和专业翻译机构实习,毕业后的就业去向主要是国家各部委、省市外办、跨国公司、大型国企、国有银行和高校等。
2008年5月8日,学院加入国际大学翻译学院联合会(CIUTI),是CIUTI首个中国会员。学院还与美国明德大学蒙特雷国际研究学院开展联合培养双硕士学位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