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翻译学院
首页 > 高翻课程 > 博士 > 正文

北京外国语大学翻译学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作者:时间:2019-03-28点击数:

北京外国语大学翻译学

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学科代码:0502Z2

一、培养目标

1、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努力掌握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学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身心健康,诚实守信,遵纪守法,具有高尚健全的人格、严谨扎实的学风,恪守学术道德与学术规范;

有事业心、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及对外开放战略大局服务。

2、掌握本学科宽广的基础理论、系统的专门知识和扎实的研究方法;

能用英语阅读与本专业有关的文献资料,具有专业英语写作和听说能力;能用第二外语阅读与本专业有关的文献资料,有一定的口语和书面语应用能力;能熟练运用计算机和其他现代技术手段进行科研工作;

学位论文有独特见解或创新性,能反映学术前沿动态,对学术研究有一定的理论意义,或者对我国社会、文化、经济发展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具有广阔的学术视野、较强的开拓精神;具有独立从事研究工作的能力;在本学科做出有原创性的成果

3、具有在高校、科研单位、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国际和跨国组织从事教学、科研、外事、管理以及其它与本学科相关的工作的能力。

二、学习年限

博士研究生的学制为三年,最长学习年限为六年。

批准创业休学的博士研究生最长可在学制的基础上延长四年。

博士研究生在规定的最长学习年限内未能完成学业,不能再申请延长学习年限。

博士研究生在延长期限内按实际期限缴纳学费,按学校宿管中心相关规定办理住宿事宜。

三、学分要求与课程设置

(一)学分要求

须修满16-20学分。具体分配如下:

1、学位公共课:4学分。

2、学位基础课:4-6学分。

3、学位核心课:4-6学分。

4、学术活动:2学分。

参加本学科或与本学科相关的学术讲座或工作坊,并参与讨论,计1学分。参加国内或国际学术研讨会1次,并宣读论文,计1学分。

5、科学研究:2学分。

积极从事科研创新,参与科研攻关。学位论文答辩前须公开发表2篇署名“北京外国语大学”的学术论文,计2学分。研究生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署名“北京外国语大学”的所有学术成果(论文及专著),均须由培养单位进行查重检测。

(二)课程设置

课程类别

课程名称

学时

学分

开课学期

开课

部门

考核

方式

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

2

2

1

马克思主义

学院

论文

外国语/第二外国语

4

2

1

俄语学院

法语系

德语系

日语系

西葡语系

考试

翻译学学术写作

2

2

1

英语学院

论文

翻译研究学术前沿

2

2

1-2-3

英语学院

论文

翻译研究方法与设计

2

2

4

英语学院

论文

口译研究与研究设计

2

2

2

高翻学院

论文

翻译批评

2

2

2

英语学院

论文

翻译研究经典导读

2

2

3

英语学院

论文

翻译和权力关系

2

2

4

英语学院

论文

学术活动

参加本学科或与本学科相关的学术讲座或工作坊,并参与讨论,计1学分。参加国内或国际学术研讨会1次,并宣读论文,计1学分。

科学研究

积极从事科研创新,参与科研攻关。学位论文答辩前须公开发表2篇署名“北京外国语大学”的学术论文,计2学分。研究生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署名“北京外国语大学”的所有学术成果(论文及专著),均须由培养单位进行查重检测。

 

四、考核步骤与程序

4.1中期考核

第三或四学期对博士研究生进行专业知识、基础理论、研究进展与设想等方面的考核,填写《北京外国语大学研究生中期考核表》。达到规定的学分,并通过中期考核者,方可进入开题报告环节。中期考核专家组由博士研究生指导教师及三或五名教授或相当职称专家组成。

4.2开题报告

对博士研究生的论文选题意义、理论依据、资料来源、研究方法、文献综述、论文框架结构、写作思路等进行论证和审核,填写《北京外国语大学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报告审批表》。开题报告审核小组由本学科三或五名教授或相当职称专家组成,其中至少有两至三名应是外单位同行专家

4.3预答辩

对博士学位论文的研究价值、创新贡献、社会应用、写作规范等进行论证和审核,填写《北京外国语大学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预答辩审批表》。预答辩委员由五名本学科及相关学科的教授(或相关专业技术职称)组成,其中至少有两名是校外专家。

4.4正式答辩

对博士学位论文的研究价值、创新贡献、社会应用、写作规范等进行论证和审核,填写《北京外国语大学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审批表》。答辩委员会由五名本学科或相关学科的教授或相当职称专家组成,其中至少有三名为校外同行专家。

五、学位论文

1、学位论文使用语言:外语类学位论文原则上用中文撰写。非外语类学位论文一律用中文撰写。

2、学位论文必须符合学术规范,具体要求见《北京外国语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与书写格式的基本要求》中的规定。

3、博士学位论文字数:博士学位论文用中文撰写,字数为8万字以上;用外文撰写,字数为5万词以上。

六、主要课程介绍

翻译学学术写作

本课程旨在讲授翻译学学术写作规范,培养学生掌握学术论文写作的基本方法,系统了解论文写作的过程,熟悉基本的写作研究方法,为学生撰写课程论文和毕业论文奠定坚实基础。本课程主要围绕科研论文写作的步骤展开:包括学术写作的内涵;如何选题及如何提出研究问题;文献综述的写法;研究方法的报告;学术剽窃的规避;文献引用的体例和规范;语篇的衔接与连贯;如何解决论文写作中的问题;如何投稿等。学习方式结合教师讲授、学生独立阅读、读书报告、课堂报告和讨论;案例研讨。课程考察方式包括撰写读书笔记、文献综述和课程论文。

教程包括:

Jenny Williams and Andrew Chesterman, The Map: A Beginner’s Guide to Doing Research in Translation Studies (Manchester: St. Jerome, 2002);

Gabriela Saldahan and Sharon O’Brien, Research methodologies in translation studies (London: Routledge, 2014).

翻译研究方法与设计

本课程旨在向学生介绍翻译学研究方法,具体包括学术论文的框架、文献检索方法、文献管理、问卷调查、访谈、实验设计与统计分析、语料库、个案研究法等,引导学生找到研究课题并明确研究方法方面的思路,为学生进行翻译研究及论文写作打下良好的基础。本课程要求学生积极参加课堂互动、撰写研究提案和教师布置的作业,平时的学习活动均计入期末总成绩。

主要教材包括:

孙三军、周晓岩:《语言研究:方法与工具》(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10);

Claudia V. Angelelli and Brian Baer, Researching Translation and Interpreting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2016).

翻译研究学术前沿

本课程旨在以讲座的形式向学生介绍翻译研究领域的最新动态和研究方法,同时指导学生如何进行翻译研究及论文写作,包括翻译理论在世界范围内的最新发展、翻译研究的热门话题、文献阅读与研讨、翻译研究工作坊等,引导学生了解翻译研究的前沿话题,开阔学术视野,确定研究课题并明确思路,为科学研究和论文写作打下基础。本课程要求学生积极参加课堂互动、撰写讲座心得报告和教师布置的作业。

口译研究与研究设计

本课程旨在培养博士生在相关哲学知识观基础上对拟选口译/翻译研究方向课题进行合理研究设计、采用恰适方法进行研究的能力。课程首先对口译研究中的基本概念、历史沿革、研究范式等进行历时性梳理,并对口译研究当下的热点话题以及将来可能的发展走向进行讨论。其次,基于四种哲学知识观(后实证主义、阐释主义/建构主义、批评理论/变革主义、实用主义)和三种研究路径(量化、质化、混合),对口译/翻译研究设计的各环节进行阐释,特别关注口译研究中几大常用方法:民族志、话语分析和实验设计。在此基础上,选取一些期刊论文、博士论文和专著等文本进行批评性阅读,结合上述方法对其研究设计进行分析与讨论。授课方式为教师讲授、自由讨论、学生展示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期末学生需完成一篇3000字以上的研究论文。

教材包括:

Hale, D. & Napier, J. Research Methods in Interpreting: A Practical Resource [M]. London: Bloomsbury, 2013.

Pöchhacker, F. Introducing Interpreting Studies [M]. London: Routledge, 2004.

Gile, D. Getting Started in Interpreting Research [M].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2001.

克雷斯威尔 著,崔延强 . 研究设计与写作指导:定性、定量与混合研究的路径[M]. 重庆大学出版社,2013(版)

 

翻译研究经典导读

本课程将重点介绍当代具有代表性的翻译研究成果,系统梳理主流翻译研究理论与思想,主要涉及翻译研究的主要范畴、(前)语言学范式、翻译对等、翻译产品与工程、功能性翻译、语域与语篇分析、系统与规范、文化与意识形态、译者角色、新媒体与新工具等主题,旨在强化对翻译理论发展脉络的认识,提高翻译研究的意识与设计能力。授课方式将文献阅读与评价、个案分析、项目设计、教师点评等不同形式综合运用。考核形式为平时阅读材料反思报告或其他相应作业,最后要求完成3000字的研究性论文一篇。

教材包括:

Mona Baker, Critical Readings in Translation Studies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2010)

Douglas Robinson, Western Translation Theory: from Herodotus to Nietzsche(Manchester and Northampton: St. Jerome Publishing, 1997);

Lawrence Venuti, The Translation Studies Reader, 3rd edition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2012).

翻译和权力关系

翻译和权力关系把翻译和文化不平衡及文化方向的翻译研究作为核心,以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为起点,直到最近的时间段,以综合法为研究方法,试图结合文学文体学、批评话语分析、社会翻译学、描述翻译学、文化研究等最新的翻译研究路径,借助经典和最新的外文文献,以及相关的中国翻译案例,让学生熟悉并掌握文本分析和文本外社会文化背景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做到能熟练使用相关的理论工具来分析与中国有关的文学文化翻译案例,或进行翻译过程研究或译者研究。授课方式为学生展示、教师讲解和自由讨论,期末学生需完成一篇2500词以上的研究论文。

教材包括:

Pellatt Valerie, Text, Extratext, Metatext and Paratext in Translation(Cambridge: Cambridge Scholars Publishing, 2013);

Antoinette Fawcett, Karla L. Guadarrama Garcia and Rebecca Hyde Parker eds. Translation: Theory and Practice in Dialogue(New York: Continuum International Publishing Group, 2010);

Michaela Wolf and Alexandra Fukar, Constructing A Sociology of Translation(Philadelphia: John Benjamins, 2007).

翻译批评

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理解翻译批评的性质、类型与功用,探讨翻译批评的基本原则、标准以及主要模式与方法。本课程在阐述翻译批评理论思想的基础上,以英汉文学翻译作品批评与实用翻译批评为依托,着重讲授翻译批评的基本原理、模式与方法。其主要内容包括:翻译批评的理论基础、主要标准、类型模式、操作方法、价值功用等。授课方式以教师讲授、学生报告、分组讨论与翻译批评工作坊相结合,要求完成1000字左右的专题报告和3500字左右的研究性论文各一篇。

主要教材包括:

Katharina Reiss, Translation Criticism: The Potentials and Limitations (Manchester: St. Jerome, 2000);

Antoine Berman, Toward a Translation Criticism: John Donne (Kent: The Kent State University Press, 2009);

王宏印:《文学翻译批评论稿》(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5)。

友情链接/LINK

Copyright @ BFSU. 北京外国语大学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三环北路2号/19号    邮编:100089  Supported by BFSU ITC